
“繁花”不落幕
成都“黄河路”的江湖再见
1
昨晚霸屏全网的电视剧《繁花》迎来大结局。观众在意犹未尽的同时,也深刻感受了一把90年代的上海。它精确的捕捉地方文化,又用荡气回肠的故事和精巧的镜头美学,成就了一部有场景、有人物、有历史的90年代上海时代艺术。
王家卫镜头下的上海,五彩霓虹,繁花似锦。黄河路一条路、至真园一家店、宝总李李一行人、《繁花》一部剧,重新将老上海的图景拉回一众江湖儿女的记忆之中。
因为《繁花》,citywalk的风还是吹到了上海黄河路。金宇澄所绘的《繁花》地图,成为观众按图索骥的“考古大全”。剧中的“至真园”饭店,在现实中是仍旧在营业的“苔圣园”饭店,也迎来一波人气的高峰。
老马路一夜翻身做网红
旧饭店一跃晋级变焦点
“黄河路”是上海90年代商业激荡的见证,已成为上海的一个时代缩影。
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“繁花”和“黄河路”,见证着时代,陪伴着时代,凝聚着时代。此刻,它们也正以一种崭新的面貌,被拉回大众视野之中。
如果要与之类比的话,相信许多老成都人心中也有一条属于自己的“黄河路”,它就是——华兴街。
成都的“黄河路”与“繁花”
2
这里是成都的黄河路
这里是曾经成都
最时髦的街道——华兴街
清代名为“皇华街”
清光绪时名“华兴街”
有“繁华兴盛”之意
据《锦江街巷》记载“此街东起王道正直街,西至暑袜街,沿途多为繁华之街区”。
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,华兴街是当之无愧的成都“弄潮儿”聚集之地,也是成都著名的美食一条街。
这里有第一个大型剧场“悦来茶园”。既是茶园,也是戏园,是川剧艺人和戏迷们的聚集之所,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(公元1905年),“戏圣”康芷林和杨素兰、唐广体等人将众戏班子联合起来组成“三庆会”,会址便设在悦来茶园,使这里成为成都乃至全川的川剧艺术中心。华兴正街街口每日挂满戏牌,悦来茶园的每场演出观众满席。
蝉鬟轻松刻意修
商业场中结队游
铁笛一声飞过了
大家争看电灯红
是郭沫若先生对当时第一个综合性商业娱乐场所“劝业场”的描述。“劝业场”是华兴街上的综合性商业大楼。其中还修建了豪华的悦来旅馆,这是当时成都乃至西南最高端的旅馆酒店。
此外,各种酒肆、饭店、茶馆、商铺也集聚在华兴街。
盘飧市卤味、华兴煎蛋面、雨田饭、自力面店,都是当初大众最爱的味道,是烟火中的人声鼎沸,喧嚣中的人间烟火。
百年锦江剧场、成都邮电局大口、大型商业体劝业场、众多美食,令华兴街繁盛一时,即使在城市发展浪潮中,繁盛的气息已逐渐被“春熙路”等热闹的街区掩盖,但其独特的历史内涵与建筑气质仍使之自成一派,遥看成都这座城市的来路与去向。
3
繁花再现,江湖已相见
岁月流转
繁华褪去后的华兴街
如今也带着新的惊喜回归
城市化发展到现如今,历史内涵、建筑肌理更多的被关注和赋能到城市业态之中,华兴街的新与旧也逐渐展开。
十字路口的邮电局大楼依旧是华兴上街最醒目的标志。
川剧艺术中心与商业场隔街斜望。成都川剧艺术中心前身是闻名遐迩的锦江剧场,再之前便是熟悉的悦来茶园。建国以后,悦来茶馆改道开门,根据杜甫的诗句“锦江春色来天地”更名为锦江剧场。现如今经过改造,川剧艺术中心化为全身正红色的官式建筑,并于2023年9月正式开唱。
盘飧市中人流不绝,没有了“盘飧市远无兼味”,因为你走进华兴街中的盘飧市,便能吃到地道的成都百年美食。
还有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周介何生前曾题词“看戏犹记华兴街,好吃勿忘煎蛋面”的“华兴街煎蛋面”,老味道“自力面店”。
除了这些百年地标以及老字号,华兴街也出现了许多新景新韵。
在清光绪二十九年(即1903年),全国首批成立了三支专业消防队,其中一个就是成都消防,办公地点就在华兴街。如今位于华兴上街的锦江区消防支队锦江大队在消防站外,打造了一面消防员装备墙,展览了六种常见的消防服饰。在传播消防知识的同时也成为独特的城市景观。
乘风巷是华兴街新打造的一条小巷,凝聚了华兴街一个时代的缩影。
华兴上街中还坐落着一家集合书店:阿奇书店,集创意读物×艺术杂货×社区咖啡×展览空间于一体。仿古式建造也是不容错过的打卡地点。
更新改造后的华兴街,一边是青砖灰瓦,岁月静好;另一边是时尚潮流的现代生活美学。500米的街道之中,是多样的生活方式。漫步其中,仿佛在新旧交融中体会昔日的盛景风光,体会成都人悠闲从容的生活态度。
至此
成都这条“黄河路”
已与世人繁花相见